1)第148章将在外,君令有所不受_把皇帝按在龙椅上肉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刘志这么一说,简直就是无解了。

  一众喜怒不形于色的老狐狸们,表情都有点绷不住了。

  不厉害的,你说怕打败仗,厉害的又说走不开,怕边境生乱,这还商量个屁的人选呀。

  “臣觉得中郎将段熲最合适不过了,他是游侠出身,对那些匪徒习性十分了解。

  而且作战勇猛,机变无双,何况凉州还有皇甫规坐镇,羌人应该不敢作乱。”

  司徒尹勋首次开口,还是他最懂刘志的心思,直接说到点子上了。

  说到底,这些人中也只有段熲是刘志的嫡系,如今青州那边的局势有些诡异,派别人去他都不放心。

  尚书令袁盱也立刻跟进,众人察言观色,见刘志面露微笑,心下顿时都明白了。

  于是你一言我一语,纷纷开始推荐段熲,最后顺利的全员通过。

  “既然诸位都赞成,那就这样决定了,由段熲出征吧,拜为骁骑将军,领凉州兵马八千,归义军一万五千人东征荡寇。”

  东汉朝廷的规矩,战时所拜将军都是临时的,战后即罢,只是方便指挥军马,并没有实际升迁。

  而归义军则是早就归顺朝廷的西羌部落,被赐封为归义羌,这些年来跟着大汉东征西讨,俨然已经成为了佣军。

  这些决定对于文官集团的利益没有任何冲突,何况这次剿匪前程未卜,所以他们也就顺水推舟了。

  五营隶属中央,里面世家子弟很多,有奸细在所难免。

  何况不破不立,刘志希望能通过这次重整,将五营兵权牢牢控制在自己手中。

  所以虽然战败,作为皇帝的刘志却并不觉得沮丧。

  段熲的边军条件艰苦,里面的中低级军官都是些没背景的寒门出身,被控制的可能性小得多。

  何况段熲性格坚毅独断,不可能随便听信煽动之言。

  关于作战方针,随同诏书一起到达段熲手里的,还有一封刘志的亲笔信,上面只有一句话:

  将在外,君令有所不受。

  这是让他随机应变,也隐晦地传达了另一层意思。

  如果有人假借君令,下达什么有悖常理的命令,你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,不用考虑后果。

  对于段熲这种打仗不按套路出牌的将领来说,这封信简直就是如获至宝。

  且说宫中一顿饭的功夫,该商量的都商量得差不多了,诸位大臣便陆续告退,刘志只留下了司隶校尉曹腾。

  “京师最近可能会不太平,你要多用点心,以防不测。”

  曹腾立刻领命,自从刘志力排众议,将他提拔到外廷之后,曹腾的心便彻底的倒向了他。

  如今早已经成为了他的心腹,事事都为他尽心尽力的打算。

  “臣也发觉最近一段时间,京师气象有些异样,但仔细追究起来,却又说不出个所以然来。”

  司隶校尉在东汉差不多就相当于民国时期的警备司令部,但权力更大,同时负有监察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ubi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