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四百五十七章 出乎意料的结果_1980之他来自未来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四百五十七章出乎意料的结果

  坦白从宽,抗拒从严——这句话,对于任何一个中国人而言应该都是不陌生的,就算没有进过公安局,各种刑侦谍战的影视剧和小说故事里,但凡是我党的执法机关审问犯人,这几乎都是他们的开场白。

  说起来,这也不算骗人,因为在中国的执法理念中,对一个已经确认了罪行的罪犯进行量罪定刑时,他本人在侦办过程中的认罪态度,的确也是一项很重要的参考依据:同样的罪名,量刑可以是几年,十几年,也可以是无期,甚至枪毙,在这其中,认罪的态度虽不能说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,但影响也是很大的,像那些面对如山的铁证依然百分抵赖的家伙,他们的下场通常都不会很美妙,能无期就不会判有期,能枪毙就不会让他死缓,人民民主**的铁拳从来就不是吃素的,顽抗到底又死不悔改的家伙,没人会可怜他们。

  当然,这句话有时候也并不完全正确,比如某些惯犯,他们被抓时,或许公安机关还没有掌握他们太多的罪证,又或者抓他们回来,其实只是因为一些很小的案子,而他们却因为做贼心虚,加上国家机关强大的威慑力,使得他们交待的问题过多,结果把自己的案子越弄越大……这种情况也是有的,也就是所谓的‘坦白从宽,牢底坐穿;抗拒从严,回家过年’——不过真要是因为这种原因而被坑,也只能说是罪有应得,何况纸包不住火,既然都落到了执法机关的手里,还以为自己能瞒天过海的人,这种人的下场通常都只会更惨。

  只是,说是这么说,很多人却不知道,公安执法人员之所以要在审问时格外的强调这一政策,并不单单只是进行宣传和说服教育,这句话更大的作用,还是作为一道测试题,来测试疑犯的反应,以便于审问者来判断这名疑犯是否心虚,有没有说谎。

  听起来有些玄乎,但这在行业的圈子里,却并不是什么秘密,就像很多不把公安放在眼里的‘老油条’,‘老江湖’,真到了审问室里,不管平日里如何威风八面胆大妄为,只要听到这句话,往往都会六神无主惊慌失措,用不了几分钟,便什么都交待了。

  这句话,之所以能有如此神奇的魔力,是因为站在它背后的,是一个向来就说话算数,执政能力更是达到了逆天级别的强大政府,更是因为这个政府几乎是从建国之初,就一刻不停的在宣传它,从而让这句话在建国之初便经历了最为残酷复杂的斗争洗礼,并让它伴随着自己的政权一路成长,从未动摇,最终,在这个国家里,将它变成了一个世人皆知的真理。

  你可以怀疑它,质疑它,否定它,嘲笑它,但绝对没有人能无视它!

  之所以要这样做,当然是有原因的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ubi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