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)第四百二十五章 此地有银三百两_1980之他来自未来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四百二十五章此地有银三百两

  原本只是过来通报一下案情,打声招呼的,却没想到竟会扯出这样的话题,起初李悦新还不觉得有什么,可细想想,却是惊出了一身的冷汗。

  不得不说,这个时代的中国人,在某种程度上还真是很天真,很单纯。

  几十年闭关锁国的计划经济,虽然也是时代的需要,但在积蓄国力的同时,也的的确确是区限了人们的眼界与思维,习惯了真材实料明码标价的计划经济模式后,绝大多数的国人根本就不知道一些看似简单的交易买卖,竟然还能隐藏这么多的套路。

  说个笑话:在八九十年代的这段时间里,很多中国人竟然是真的相信有‘资本家的良心’这种东西存在,理由就是国外的商品往往都比国内的商品做得更好,一时间无数人都以使用洋货为荣,认为这才是有档次,有格调的生活,而这一消费习惯哪怕是到了二十一世纪,在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之时,在某些人群中也依然保留着——可笑的地方就在于此,就在这些人一昧的追捧洋货,学习洋人之时,却不知在大洋的彼岸,绝大多数的欧美人士,包括那些条件优越的中产阶层,那些被他们所追捧崇拜的‘洋爸爸’,却都在使用物美价廉,更具性价比的‘中国造’……不然你以为中国每年造出的那么多商品,都是去了哪?

  看起来,似乎只是一个简单的消费习惯,但是听着蝴蝶用这种玩笑的口吻讲述出来,李悦新却是怎么都笑不出——这种风潮,现在其实就已经在萌芽了,之所以还没有泛滥,最大的原因反倒是因为这些价格昂贵的进口商品,绝大多数都超出了普通民众的消费水平,但在一些有条件,有门路弄到这些洋货的人群中,对洋货的崇拜和追捧却早已不是什么秘密。

  如果只是一两个人这样想,那当然没什么大不了的,但如果一个国家里,有成千上万,甚至是绝大多数人都这样想,这样认为,并将这种思维转化为行动的话,那么,这个国家就不可能会有什么前途可言,因为他已经失去了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品质——自信!

  自文艺复兴之后,思想的自由就成为了人类永恒的话题,但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,包括他们在内的所有人的思维,其实都是很容易被外界所影响和左右的,这种影响与左右,甚至是在他们不知不觉中就已经渗透,而这些被渗透和操纵了思想的人,可悲就可悲在,他们根本就不认为自己受到了影响,哪怕被控制,被左右,被诱骗,被误导,他们也依然坚信这些可笑而又愚蠢的想法,都是自己的。

  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:当你对某一个人产生了好感,那么就算你发现这个人身上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,也都会视而不

  请收藏:https://m.dubi8.cc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